您的位置:首页 > 整形资讯 > 项目资讯 >

一女子去了整形医院 一针下去右眼失明

发布时间:2017-09-11 13:57:46 来源:权美网

非法黑作坊、包装旧概念、堆砌名词

专家介绍,黑作坊造成大量的医疗问题。“从这些去公立医院就诊的患者来看,抗衰老,尤其是微整形的并发症触目惊心,很多公立医院的相关科室已经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转来处理这些并发症。”

“非法的场所、非法的人员、非法的产品和技术,这就是‘黑作坊’的特点。”专家指出,一些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快速学了几天,就跑到酒店、美容院给人打针,使用的也不是国家正规批准的产品,造成了大量的问题。

专家指出,有一些机构受高利润的驱使,包装名词,大肆炒作“羊胎素”、“人胎素”、“活细胞”等抗衰老材料或技术,片面夸大延缓衰老或美颜纤体的功效,并收取高额费用,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但在学术上,这些所谓的抗衰老材料或者技术的潜在风险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也没有取得国内卫生主管部门或者药品监管部门的许可。更为可悲的是,一些机构根本不具备临床基本操作条件或技术能力,最终美容变成了毁容,抗衰老变成了促衰老,造成了消费者严重的身心损害。

以羊胎素为例,此前,曾报道瑞士全面叫停羊胎素抗衰老疗法。但近日记者在某平台输入“羊胎素”搜索发现,仍有800多种相关产品,有些企业还在叫卖瑞士原装羊胎素,号称可以抗衰老、美白滋润、淡化细纹、紧致提拉。多名专家表示,消费者应提高分辨真伪的能力,不要听到“羊胎素”就乖乖掏钱。

应对: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不仅仅是消费者受害,劣币驱逐良币,违规违法项目和假冒伪劣产品,也扰乱了医学抗衰老行业市场,对行业的发展危害极大。

“这个市场存在很多假货。”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形美容与皮肤护理事业部总经理魏欣坦言,尽管企业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产品包装上使用防伪码,产品发货渠道可检索等,但消费者认识不清,假货对企业的冲击仍然很大。

专家也指出,在产业深化发展过程中,美容和抗衰老保健经营和直销企业乱象丛生,行业无标准,相关政策法规滞后,无第三方监管督察机构,造成了行业服务不标准,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不过关等,也就造成了很多医疗事故和过度医疗事件和企患纠纷。

“大乱需要大治,政府执法要有依据,我们希望《指南》能成为政府制定法规的依据,并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专家介绍,《指南》涵盖了目前医学抗衰老行业所涉及的八大方面,包括整形美容抗衰老技术、生物技术抗衰老技术、激素药物抗衰老技术、功能医学抗衰老技术、运动医学抗衰老技术、中医抗衰老技术、心理抗衰老技术、饮食营养抗衰老技术,并将这八大方面细化为11部分的医学抗衰老规范化指南。

“单靠专家和媒体的力量并不够,一定要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很多案例不光是简单的纠纷,而是上升到了犯罪,需要通过严厉的法律来惩处。还需要出台一些整形美容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没有非常明确的条文。专家指出,作为行业协会,没有这个权利来执法,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执法。

链接: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

1 应先建立正确的抗衰老观念,有风险承担意识。因为抗衰老是医学技术,任何医学技术都有未知风险,有些风险难以避免,不要过于理想化。

2不要轻信朋友的推荐。做之前先了解相关知识“防忽悠”,如果身边有医生等专业人士最好问问。

3不要贪图便宜。不要拿正规机构的产品价格和非正规机构的做对比,有的消费者容易被忽悠而选择便宜的产品。

4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家。医生不是几天速成班就能培训出来的,需要一系列的知识,在抗衰老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出了问题如何处理等,都需要有规范化的操作。

标签: 整形医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