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整形资讯 > 行业动态 >

2位女子美容诊所打美容针 致失明

发布时间:2018-06-15 10:20:18 来源:权美网

去年春天,29岁的小桐经朋友介绍,到大连市一美容院内注射bn隆鼻。所谓的美容院,实则开在公寓里,里面只有一张用来打针的床,实施注射的是一名女子,门口并未悬挂牌匾和任何标识。小桐接受bn注射后,突然感到脸部发麻,头疼得难以忍受。突然间,她左眼什么也看不到了。小桐被送到医院治疗,经医生检查,她的左眼已经没有光感,左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无法转动……同样是在去年,26岁的女孩李雪在本市一家美容院接受bn注射,目的是为了填充额头,就在注射的瞬间,她左眼什么也看不见了,医生认为复明的可能性极小。经调查,为小桐和李雪实施bn注射的美容机构,均没有医疗资质。

注射bn后,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呢?对此,大连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张晨教授解释说,从生理解剖角度看,眼球血管和面部血管是相通的,一旦操作者对生理结构不熟悉、操作方法不当,就可能导致bn等填充物被注射到血管丰富的区域。填充物随着血液流动,可能会堵塞视网膜动脉,因而会瞬间致盲。“这种伤害几乎是不可逆的,完全恢复视力的可能性并不大。”张晨说,人的面部有3个区域血管非常丰富,一个是眉间,一个是太阳穴,一个是老百姓常说的“三角区”,即鼻根及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旦发生,患者几分钟内便可失去光感。 三类非法针剂注射常酿事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秦宏智说,临床时常能接到在“黑整形”手术失败导致毁容的患者。以时下火爆的针剂注射为例,因此而毁容的患者可分为三类:非法注射bn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最近几年接诊了5位因非法注射bn导致失明的患者,多起案例发生在没有医疗资质许可的生活美容院和“黑作坊”里。非法注射肉毒素

秦宏智曾接诊过一个因注射肉毒素而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在“黑整形”注射肉毒素,本是为了让皮肤更光滑,未料却出现了神经麻痹的症状,说明注射操作者对药物剂量把握存在问题。非法注射生长因子

女子抱着填充面部凹陷的目的,注射了生长因子。未料,生长因子却“发了疯”,不受控制地让组织不停生长……最后,凹陷部位都鼓出来了,像铆钉钉在脸上。秦宏智说,生长因子对人体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确,将其注射进人体内,可能会面临着局部肿瘤等风险。因此,生长因子一般是不能内用的。 “黑整形”暗藏四大风险,你都知道吗?风险1:

资质水平问题。部分从业人员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微整形速成班”毕业的,只要花一定的学费,短短几天就能拿到毕业证,其对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水平可想而知。

风险2:

药物来源问题。有些药物是水货,即在国外有证、国内无证的药物;也有的药物不能说清楚来源。甚至,有的注射针剂就连“黑整形”人员也不知其是假货,就敢往消费者的身体里注射。风险3:

价格欺诈问题。2015年,大连女孩小雅花10万在某公寓里注射bn,结果肿成了南瓜脸。事后她才知道,对方不仅没有医疗资质,收费没有标准也不透明,价格明显高出正规市场。风险4:

出现事故后跑路。从2015年至今,本报记者曾多次陪同微整形消费者维权,“黑整形”发生事故后人去楼空的情况并不鲜见。【消协点评】提高安全消费意识很重要

“有些女孩搞不清生活美容院和整形医院的区别,听信店里宣传就敢接受注射……”市消协公益律师团表示,部分消费者的盲从心态是不可取的。目前,“微整形”市场火爆,在市面上声称开展“微整形”项目的,除了正规医疗整形医院,也有生活美容院甚至是美甲店等,通过虚假承诺、夸大宣传来招揽客源;有的干脆藏身于写字间、公寓楼,用口口相传或微信招揽等方式开展运营。政府部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市民的安全消费意识。如果市民认识提高了,“黑整形”的生存土壤也就没了。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医疗整形前,应注意整形机构是否有行医资质,从事医疗美容的医生是否具有临床医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证、执业注册证书,还要查看注射针剂是否有合法来源证明,以此来降低消费风险,确保自身安全。

标签: 注射bn  bn隆鼻  
推荐阅读